百舸争流,奋楫者先。2022年7月,经西安市委、市政府批准,在市财政局的坚强领导下,注册资本100亿元的市级国有担保机构——西安担保集团扬帆起航。
三年筑基,西安担保集团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金融系统党的建设决策部署,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坚定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向纵深推进,围绕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成立集团党委、纪委,设立5个党支部,带领全体党员干部认真开展主题教育,持续深化作风建设,不断夯实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深化改革、业务拓展、风险防控等方面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互促,不断打造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为集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三年布局,西安担保集团坚持围绕服务大局强化金融供给。 按照市委、市政府赋予西安担保集团集团市级“国有担保股权运营管理、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实施、重点领域项目融资增信”三大平台职能,重点布局“政策性担保+市场化担保+资产管理+担保配套”四大业务板块。 围绕推动市级担保体系建设,集团新设西安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简称“小微担保公司”)和西安不动产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简称“不动产担保”),协同西安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简称“西投保”)、保理、典当等开展业务联动,打造“政策性+市场化”双轮驱动发展模式。 设立西安担保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简称“资产管理公司”),盘活集团体系内不良资产,助力各公司轻装上阵,积极展业。集团服务范围由小微、三农为主扩展至涵盖小微、三农、科技创新、重点项目建设、民生消费、区域稳定等覆盖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重点领域。 三年耕耘,西安担保集团坚持以创新之姿打造综合金融服务。 聚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在守牢小微“三农”等政策性担保业务基本盘上,集团和西投保连续三次获评双主体AAA信用等级,助推西安成为西部首家、全国第二个拥有双主体AAA等级担保机构的城市。成功发行全国首单技术产权技术交易定向资产支持票据(技术产权ABN)、西北首单知识产权ABS产品,创新“央地合作”增信新模式助力全国首单民营创投机构科技创新债券成功发行,积极发挥担保增信在降低融资成本、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和优化改善区域金融营商环境的积极作用。 围绕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加专业优质的市场化增信服务,集团支持西投保成功获批上海、深圳证券交易所信用保护合约核心交易商、信用保护凭证创设机构,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会员、非金融机构合格投资人备案等资质,成为陕西省内第一家拥有双AAA和多项资本市场资质的市级担保机构。 历经市场化业务领域的三载深耕,集团已由传统担保模式逐步发展形成“普惠担保+债券增信+惠民担保+非融担保+投担联动+资产盘活+担保配套”综合金融服务模式,推动市场主体的融资可得性和获贷便利度不断提高。 三年砥砺前行,今朝硕果累累:截至目前,集团授信规模由成立前的280亿元跃升至近750亿元,年度业务规模由130亿元上升至450余亿元,单年新增担保户数由2万余户提高至近6万户。已累计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担保与融资服务超2000亿元,覆盖客户24万余户,累计为科技型(秦创原)、“战略新兴”“专精特新”等重点产业提供担保支持151余亿元,助推本地16家企业挂牌上市,服务123家上市后备企业,支持培育新增税源超200亿元,促进社会新增就业岗位60余万个,西安担保集团已成为我市转变财政投入方式、支持实体经济的主要抓手之一。 融城脉 惠万企 铺普惠金融之路 政府性融资担保具有“增信、分险、中介”功能,是财政与金融、产业等协同联动的重要政策工具。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及近年政府工作报告均对融资增信作出安排部署。作为市属国有融资担保机构,西安担保集团坚持以“普惠立企”,聚焦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和普惠领域融资的薄弱环节,推动财政金融、银担分险联动发力。 多层次、广覆盖的担保体系加快形成。在省、市相关部门的指导支持下,西安担保集团坚定扛起市级担保体系建设主体责任,推动小微担保公司成功入围陕西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积极推进“中—省—市—区(县)”四级政担体系建设,推动蓝田、临潼、鄠邑等区县设立区域中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风险补偿基金。与省农担、临潼区政府合作,设立省农担西安分公司、省农担临潼办事处,创新“国担+农担”合作模式,有效将政策性金融活水精准“担”向田间地头,正成为润泽西安现代农业发展、赋能全市乡村振兴的金融活水源头。经过努力,集团所属西投保被陕西省再担保公司评为“2023年度陕西省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先进单位”。 畅通银担“微循环”,融资担保撬动作用不断放大。西安担保集团以深化银担合作为抓手,携手全市36家金融机构,建立起“常态化沟通、业务直达、总对总统筹、分工明确”的高效协同机制,引导金融资源有效下沉。2024年末,西安担保集团综合授信规模近750亿元,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得到大幅提升。特别是西安担保集团创新推行“单一集团授信+二八比例风险分担+零保证金”模式,与20余家银行实现了风险共担、合作共赢,引导信贷资源更顺畅、更精准地流向小微和“三农”主体。西安担保集团努力推动营造“敢担、能担、愿担”的良好金融环境的扎实作为,获得省再担保体系认可和赞誉,集团所属西投保荣获陕西省融资担保体系“最佳银担合作贡献奖”。 沉下去、扎下根,打破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西安担保集团联合各公司,与全市各区县、开发区产业部门持续强化协作联动,深入开展“财政服务月——担保服务行”“走进区县开发区,深度服务产业园区”等系列活动,深挖并有效解决各园区、各重点企业的融资难题。同时,不断加强与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沟通交流,形成包括体系机制建设、区域信用稳定、科创担保专项计划等多维度服务支持方案。在经开、高新、西咸、浐灞等开发区设立驻区业务部,如同深入城市肌理的金融“毛细血管”。精心绘制覆盖全市近800个园区的《科技企业地图》,构建“1名主办部门专员+1名园区对接人+服务N个园区”的“1+1+N”服务模式,打通融资“最后一公里”,让担保服务响应更快、对接更准,让企业满意度更高、获得度更强。 产品创新、服务升级,普惠金融扩面增量。西安担保集团全力提升政府性融资担保业务规模和覆盖面,围绕普惠领域累计创新“西银e担”、“长银贸理担”、“好企科创担”等100余款产品实现精准供给。与工商银行西安分行合作,落地西安首批国担快贷2.0版业务,共同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功能及银行体系优势,推出线上化、批量化融担服务模式,真正实现了“快、易、惠”。2024年,西安担保集团为小微企业和“三农”两大群体提供的融资及担保支持占整体经营类融资担保业务的比例高达90%。集团所属小微担保公司也被《西安晚报》评为“2024年度普惠金融示范机构”。 普惠金融的生命力,最终体现在万千市场主体的蓬勃成长中。“我们在苏州市太仓万达金街开设的‘西安周至猕猴桃特色店’,和吴江区华东水果市场建立的专营档口,已经成为江苏消费者体验陕西农特产品魅力的良好窗口。” 回忆起企业展业历程,西安正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饶艳一再感叹担保助力的至关重要。“对接银行时,我们获得的信贷额度是200万元。担保集团主动上门走访,研判、分析我司的经营情况和资金使用计划后,为我们匹配了500万元信贷额度,还积极帮助我们申请政策性贷款贴息……”在低成本融资资金的注入下,正达农业目前已投资建设了1500吨果库、12000平米的自动包装、分拣、信息数据化生产厂房,以及日均物流2000件以上的仓储、自动包装、物流基地,并成功进驻淘宝、天猫、京东等头部电商平台。 强担当 助科创 架科技金融之桥 向“新”而行,全力推进融资担保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的“新”,核心在于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 主动作为出新招,十项措施助科企。2024年7月,财政部《关于实施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的通知》发布后,西安担保集团率先推出《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十项重点措施》,通过“扩大范围、提升额度、适配产品、数字赋能”等措施,引导合作银行等金融机构压降科企融资门槛、融资成本、办理时限,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促进“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这一举措被中担协、中国担保杂志以及西安发布、西安日报等省市各级媒体报道。2024年,西安担保集团所属小微担保公司作为全市首批落地财政部“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的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之一,快速实现100余户科创企业担保贷款投放。 优化产品矩阵,突出科技加持赋能。西安担保集团持续升级科创产品服务,创新推出“人才担”“创投担”“科创E担”等20余款产品,打造“5+N”全生命周期科创担保产品矩阵,更好满足不同成长阶段的科技型企业差异化的融资需求,提高科创企业融资可得性。优化反担保措施,运用契合科创企业特征的股权、期权、应收账款、票据、订单、知识产权、技术交易合同等作为反担保措施促进融资落地,提升信用担保水平,提高科创类中小企业“首贷率”。深入开展“走进秦创原,服务孵化器”活动,常态化面向科创企业宣贯财政金融政策,助力企业提高运用现代金融工具实现融资的意识和能力。2024年,西安担保集团联合省、市科技、工信、知识产权等部门,累计组织科创产品推介会67场次,加速推动将政策红利转化为企业发展的澎湃动能。经过努力,在《西安晚报》“2024年陕西金融机构做好‘五篇大文章’巡礼活动”中,集团所属西投保被评为“科技金融突出表现机构”。 支持发债直融,探索增信科创新路径。围绕发挥市级重点领域项目融资增信平台的功能作用,西安担保集团聚焦全市科技创新、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发债等领域的融资需求,创新推出知识产权资产证券化/技术产权资产证券化、产业债、科创票据、储架式供应链ABS等产品,积极探索运用双AAA和各项信用保护工具资质开展增信业务,引导更多金融资源助力我市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 2023年10月 西安担保集团所属西投保助力泾河新城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债券成功发行,利率创陕西省近三年来同品种、同期限、同评级发行人利率最低,为服务西安市“北跨”战略深入实施和加快推进西安—咸阳一体化贡献了应有的担保力量。 2025年4月 西安担保集团所属西投保为西部电影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发行2025年度第一期定向债务融资工具(PPN)提供增信支持,是近十年来全国首单国有电影企业发行的债券,票面利率创西影集团融资成本历史新低,是我市影视文化行业积极探索多元化融资渠道的生动实践。 2025年6月 西安担保集团以“央地合作”增信新模式,助力中科创星成功发行全国民营创投机构首单科创债,是债券市场“科技板”民营股权投资机构长期限科创债的首笔落地。 历经三年接续探索,西安担保集团现已获批市级20亿元技术产权(技术交易)ABS储架以及10亿元技术产权(技术交易)ABN储架,累计过会增信债券规模172亿元,实现9户发债主体及31户科技型小微企业增信支持落地35.9亿元,以实际行动助力科技企业盘活知识产权等无形资产,有效降低区域融资成本,引导各类资金支持西安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西安担保集团支持科创企业拓展资本市场直融渠道的诸多典型做法,受到省、市财政、金融部门的高度关注,并多次在《陕西金融工作简报》《市委要情快报》《今日西安》《西安政务信息》《西安财政简报》等政务信息平台刊登推广。 “轻资产、无抵押的初创期融资瓶颈,是西安担保集团用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带来了曙光!”西安特来电领充新能源科技公司负责人动情回顾。2018年,这家怀揣打造国际一流充电网生态梦想的科创企业初现峥嵘,却困于资金匮乏。西投保深入调研,精准把握其“轻资产、重研发”特质,大胆创新,设计以知识产权为核心的反担保方案。此后,随着信用增进、担保额度增加等一系列的连贯服务,6000万元低息担保资金如源头活水持续注入特来电领充,助力其充电模块布局全国300余城,企业营收从3000万元一路跃升至近2亿元。 这份跨越初创期生死线的坚定守护,是“有温度的金融”在硬科技领域最温暖的注脚。四联智能、辰安电气、钢研功能材料……无数西安科创企业的成长故事里,也都有担保力量催化的“关键一笔”贷款支持,这正是撬动硬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创业者破茧成蝶的关键支点。 惠民生 保重点 筑稳定发展之基 惠民担保服务,真情、真心、真功解决群众置业需求。公积金贷款担保,承载着万千家庭的安居期盼。在市财政局指导下,在西安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大力支持下,西安担保集团旗下不动产担保公司勇担重任,与西安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合作金融机构深度联动,入驻四个不动产登记服务大厅,派驻专员在银行驻点办公。实行“T+0”业务审批办理,打通电子权证线上注销登记流程,公积金贷款办理时间从4个工作日缩短至1个工作日以内。目前,西安担保集团公积金贷款担保业务与19家省市级银行机构、100余家银行支行(网点)、超1000家楼盘建立合作关系,公积金中心和市民服务满意度达100%。凭借优质服务,不动产担保公司已多次收到市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和合作银行赠予的锦旗和感谢信。超400亿元新增担保额如约落地,护航6.1万名缴存职工圆梦新居,以坚实的担保力量托举起“宜居幸福西安”的民生期盼。 保函助企降成本,支持省市重点项目建设。依托全国统一大市场,西安担保集团建立路桥建设项目、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等“白名单”,加大非融担保供给力度,提振市场主体投资信心。现拥有涵盖投标保函、履约保函、预付款保函、质量保证金保函等在内的多个非融担保品类,累计出具各类保函2000余笔,担保金额达150亿元,为企业节省资金成本5亿元,支持千余工程项目顺利实施。与此同时,西安担保集团在控制风险、择优选择客户的前提下,于2023年3年成功落地跨区域分离式电子投标保函业务,进一步提升了非融担保降本增效、优化营商环境的功能作用。 围绕支持区域协同发展,西安担保集团与西安财金、西投控股、长安信托等兄弟机构持续加强协同联动,积极发挥财政金融合力在支持区域信用稳定、债务化解等领域的功能作用,为区域稳定基金担保超10亿元,推进保后管理服务信托、新质生产力服务信托等业务规模近60亿元。 探索盘活处置新模式,资产质量不断提升。为提升集团化运营效率,强化担保代偿资产专业化解处置及管理,及时化解代偿风险,积极发挥资产管理公司职能,助力各子公司轻装上阵。尝试资产投资管理、债券投资及股权投资,探索与持牌机构联合开展业务,通过市场化债转股、资产专业运营等多种方式,拓宽代偿资产处置变现渠道。2024年,批量业务追偿新路径取得实效,雁塔区法院立案接收第一批批量担保代偿项目,属全国首创,被多家兄弟城市担保机构学习交流借鉴,为全国同业追偿提供了新思路。 强协同 控风险 建综合服务之港 “担保核心+多元牌照”打造“担保+”服务生态。围绕不同市场主体差异化的融资需求,西安担保集团在融资担保主责主业基础上,打造“担保+”金融服务。在打造政策性业务基本盘的同时,与省、市重点企业形成“总对总”战略合作,围绕产业链提供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同时发掘科技属性强、成长空间大的市场主体,灵活运用担保换期权、担保换投资等“投担联动”模式开展投资业务,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综合化融资资源。集团所属典当公司被省政府评为“2023年金融机构支持陕西经济发展先进单位”。 “财政+金融+产业”政策协同构建产业金融生态圈。西安担保集团持续加强与省、市知识产权、农业、科技、金融、财政等部门的协同联动,常态化深入一线开展调研,持续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担保产品、提高服务质效,推动产业、金融和财政政策融合互促,更好支持全市重点领域建设发展。不断加大与省属、市属金融国企的业务互动,打造“担保+信托+政府引导基金+产业投资基金”服务模式,实现财政金融资源配置最优化,着力打造财政金融“西安模式”。经过不懈努力,在“2024年陕西金融机构做好‘五篇大文章’巡礼活动”中,西安担保集团被评为“落实金融‘五篇大文章’突出表现机构”。 建立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夯实改革发展根基。担保集团坚持“以防为主、关口前移”工作思路,着力打造“保前防范、保中控制、保后管理”三位一体的风险管理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根据业务种类分类施策,制定集团体系化《担保业务指引》,落实全面风控要求,完善风控模型、加强保后管理及客户风险化解处置,常态化开展《风控大课堂》和法律合规培训,持续提升全员风险防控意识和能力,合力筑牢风控根基,担保集团历年代偿率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服务实体经济取得的各项成效,是市委、市政府关心支持,市财政局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级金融、科技、工信等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是股东单位鼎力扶持的结果,更是全体职工精诚团结和努力奋斗的结果。财政、金融、产业协同联动,共同写下了新时代新征程上秉持为民初心、服务实体经济的生动注脚。 展望未来,西安担保集团将继续在市财政局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落实中省市财政金融政策,紧密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积极发挥财政政策工具职能,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坚定不移深化改革,聚焦主责主业、大胆解放思想、明确战略定位、强化内部管理、创新业务特色、强化绩效考核、严控风险底线,着力锻造过硬担保铁军,努力实现集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形成引领西部的新体系,以更加有力的行动、更加务实的作风、更高质效的服务,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积极的担保力量!